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205.67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15102702762 在线时间:08:00 —— 17:00
行业分类
平台首页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新闻资讯 人才招聘 平台简介 关于我们
首页 > 行业资讯 > 出谷迁乔 古焕春新——《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解读

出谷迁乔 古焕春新——《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解读

2023-03-07 00:00    来源:元亨祥集团   点击量:383  评论(0人参与)
 

2023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本次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是继“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二十大会议之后,对于十四五期间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进一步深化落地,体现了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从本次《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内容来看,政策突出了以下要点:

1.注重中医药的体制机制。未来中医药管理体制或将改革,《方案》提到加大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要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特别是提升中医药防病特点和治病能力,要求加强中医药科研水平,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3.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投入责任。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振兴发展,各级政府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同时与有合作潜力和意愿的国家共同建设一批友好中医医院、中医药产业园。

4.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到2025年,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5.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

6.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以地市级中医医院为重点,建设130个左右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同时建设5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辐射带动提升区域中西医结合整体水平。

7.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建设一批珍稀濒危中药材野生抚育、人工繁育基地。制定常用300种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广泛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开发30—50种中药材林下种植模式并示范推广。

《方案》从八个方向提出实施细则,并且整体方案建设目标确切、建设任务清晰、配套措施完善、部门分工明确,具体来看:

1.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包括:(1)中医药服务体系“扬优强弱补短”建设;(2)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3)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4)中医药数字便民和综合统计体系建设。

《方案》将强力推进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从而满足群众享有高质量中医医疗服务需求。在探索中医治未病理念,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方案细则以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全过程为原则,着力要求形成可推广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模式,同时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增加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供给。

2.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包括:(1)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创新建设;(2)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同建设。

《方案》明确要求要建立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创新建设,以及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同建设,并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目标更加明确,即要求建设5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辐射带动提升区域中西医结合整体水平。在中医药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方面,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将联合开展中西医联合项目攻关。

3.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包括:(1)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中医药古籍文献传承;(3)中医药科技重点项目研究;(4)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究;(5)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

《方案》清晰的指出,未来中医药发展将以中医药传承创新为目标,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若干中医药相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医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从而提升中医药科技服务能力及协同创新能力。同时布局一批中医药科研项目,系统化诠释中医药科学问题,提升重大疾病临床疗效、中药质量水平。

4.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包括:(1)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2)基层人才培养计划;(3)人才平台建设计划。

《方案》要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遴选50名岐黄学者和200名青年岐黄学者,培养1200名中医临床、少数民族医药、西医学习中医等方面的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加强中医药教育、科研、学术、临床、产业、文化等领域实现高水平发展和传播交流,有利于争取中医药更多话语权、主动权。基层人才培养着重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的规模和素质,更好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人才平台建设着重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和传承体系建设,有利于实现人才院校教育、临床实践有序衔接和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

5.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化促进工程。包括:(1)中药材种业质量提升;(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3)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4)中成药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方案》围绕中药种植、生产、使用全过程,提出从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方面全链条提高中药质量,强化道地药材优势,加强全链条追溯。在中药产业上下游不同环节,有几项值得关注的政策趋势,可能会对产业带来较大改变。如在种植环节,出台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加强道地药材产区规划和规范化种植;在中药饮片炮制环节,出台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完善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在中成药领域,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新药审评体系,系统开展100种中成药的临床综合评价,建立生产全流程标准体系和现代质量控制体系。

6.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包括:(1)中医药博物馆建设;(2)中医药文化建设。

《方案》要求不断提高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在具体建设任务方面,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重大任务和举措:一是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建设;二是把中医药文化工作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总体框架,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总体安排;三是支持创作高质量的中医药图书、纪录片、影视剧以及各类新媒体产品、中医药文化节目、中医药动漫作品。

7. 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包括:(1)包括中医药开放发展平台建设;(2)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3)中医药国际贸易促进计划;(4)中医药国际抗疫合作计划。

《方案》明确指出,要重点支持中医药产学研用开放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医药传播、应用与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包括鼓励社会力量持续建设一批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培育世界一流多语种中医药学术期刊,加强与境外知名期刊合作,支持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中医药研究成果,在跨国科研合作计划中加大中医药参与力度;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构建中医药跨国营销网络,建设中医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推进中医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组织中医药抗疫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8.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包括:(1)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2)医保、医疗、医药联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建设。

《方案》明确强调,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先行先试,以点带面,为全面深化中医药改革探索途径、积累经验。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体,分批规划建设1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为重点,在全国选择若干地级市开展医保、医疗、医药联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建设,优先考虑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 独活

    10.00 库存:不限量
  • 黄芩

    4.80 库存:不限量
  • 海螵蛸

    3.60 库存:不限量
  • 独活

    7.00 库存:不限量

电话:15102702762

电子邮箱:zct1133@163.com